近日,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,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,为文化和旅游、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。
7月5日至6日,在校关工委执行主任陈汤禄、院关工委主任陈逢珍、院党委副书记黄志斌带领下,学院师生一行30余人前往莆田市开展“探八闽文旅印记,展九地乡村振兴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。
实践队在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合影
实践队走进湄洲岛湄屿潮音、天妃故里、妈祖庙、鹅尾海蚀地质公园和影视城,走访当地居民和游客,共同开展“1号滨海风景道”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,了解湄洲岛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现状,感受妈祖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创新发展,借助微信小程序“文旅采集工具”进行基本信息采集,并综合运用旅游专业知识对文旅资源进行系统分析;走进莆田博物馆、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和木兰陂,深刻感受莆田生态治理、乡村振兴、人民幸福生活新图景。
实践队参观鹅尾海蚀地质公园
7月4日至8日,学院“政通人和”实践队走进南平市政和县,先后走访了“九村三馆”,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相关机制举措展开调研。
实践队参观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馆
在东平镇凤头村中共政和第一支部旧址,实践队深入了解政和苏区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进行的革命斗争历程;走进澄源乡新康村中共寿政庆中心县委历史陈列馆,队员们聆听了“新康事件”中英勇牺牲的49名革命烈士不屈不挠、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;走进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馆,了解廖俊波同志一心为公、清白做人、干净为官的先进事迹;在东涧村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党支部,队员们就“支部建在产业链上”的党建模式与驻村第一书记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;在中国白茶城,队员们先后参观智能仓储系统、茶叶检测中心和数据中心,了解白茶城“一体两翼一核心”运营模式;在祥福工艺公司的茶竹空间,深入了解政和竹产业的高速发展之路;走进星溪乡念山村,连绵千亩、秀美壮观的云上梯田映入眼帘,队员们就当地“文旅融合+乡村振兴”的具体做法与念山村干部、村民群众展开交流;在石圳村,石圳妇女建设家乡的脱贫故事让人感动,石圳从“垃圾村”到白茶小镇、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升级蜕变让人感慨。
实践队与政和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交流座谈
活动中,队员们深入石屯镇石圳村、澄源乡新康村、星溪乡念山村、铁山镇东涧村、石屯镇西津村、东平镇碗厂村、东平镇凤头村、东平镇新口村、镇前镇下园村等地,通过问卷调查、入户调查、深度访谈等方式开展田野调研。调研中,队员们认真与村镇干部、村民等群体代表进行访谈,查阅相关乡情资料,观察村容村貌,总结各村在党建引领、乡村振兴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,积极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,探寻乡村发展新动能。
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媒体广泛关注,中国教育新闻网、中国新闻网、中国旅游报、新福建等媒体先后作了报道。
(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)